沃尔沃高层回应“宫斗”传闻 DATE: 2023-10-05 04:37:58
8月25日 ,宫斗第二十六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成都车展”)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行。沃尔沃高闻
虽然这次展会规模比4月份的应传上海车展要小 ,但也吸引了全球129个汽车品牌和近1600辆汽车参展 。宫斗
有意思的沃尔沃高闻是,在成都车展开幕前 ,应传沃尔沃汽车向市场扔出一枚信息弹,宫斗引起业内对这家传统豪华品牌高层之间权力较量的沃尔沃高闻猜测 。
成都车展开幕的应传前一天,8月24日 ,宫斗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沃尔沃高闻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 ,应传在总裁沟通会上首次针对此事作出回应 ,宫斗并公布了在华经营成绩单 ,沃尔沃高闻阐述了在电气化时代下 ,应传沃尔沃的豪华观。
“要搞阴谋论,不如去好莱坞”
事情的起因发生在一周前 。8月18日,沃尔沃汽车在官方网站发布人事变动信息 :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钦培吉离职,由现任沃尔沃汽车日本总经理Martin Persson(中文名 :潘鹤松,曾用名:裴马丁)接任 ,并向沃尔沃汽车全球首席商务官兼副CEO汇报 。
中国区销售负责人要直接向总部汇报了 ?消息出来后,关于“沃尔沃高层巨震 ,瑞典嫡系掌权 ,中方高管被架空”等言论层出不穷 。
钦培吉的离开,内部事先并无征兆 。沃尔沃对此的解释是,他将“寻求外部发展机会” 。
一个周末过后 ,事情出现微妙变化。
8月21日 ,吉利汽车集团正式宣布,钦培吉将出任吉利汽车集团销售公司副总经理 。此时外界才恍然大悟,原来沃尔沃说的这个“外部”,是指大股东啊。
沃尔沃方面也反应迅速,再次发布公告称 ,潘鹤松的汇报对象重新变为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 。
“看来是大股东吉利在背后使劲儿了。”有网友议论 。
资料显示 ,钦培吉在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次年,也就是2011年,正式加入沃尔沃汽车,曾先后任职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销售和经销商网络副总裁 、大中华区销售公司首席运营官;2019年被任命为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
而潘鹤松,在沃尔沃汽车工作超过25年 ,曾在俄罗斯 、瑞典和日本等国家任职。2015年-2017年期间,他在中国负责领导客户服务以及促进售后市场销售增长工作。
从二人的履历不难看出,钦培吉的背后是吉利 ,而潘鹤松则是沃尔沃的资深元老。加之沃尔沃汽车间隔三日的两番说辞 ,外界猜测,这更像是吉利和沃尔沃之间 ,一场权力的博弈 。
▲(8月24日,沃尔沃汽车总裁沟通会现场,袁小林接受媒体采访 。图源/市界)
面对种种传言 ,在8月24日的总裁沟通会上,袁小林坦言:“宣布管理层调整的消息后,外界的舆论场非常热闹,也有很多争论在抢夺大家眼球,比如说阴谋论 ,比如说为了吸引人或者故事性弄点负面信息,我觉得在汽车行业 ,这样做就挺不严肃的。”
在他看来 ,这场人事变动看起来很突然 ,但没有什么事情是突然发生的。“我听到一些说法是中瑞双方如何如何,但哪儿来的双方?我们就是一方 。”
人事调整的背后
袁小林和沃尔沃方面 ,为钦培吉的离职给予了体面的回应,但这仍无法阻止外界对于这次人事变动背后原因的探究 :到底是中国市场业绩不理想呢 ,还是受到坊间传言的举报事件的影响?
数据显示 ,今年1-7月 ,沃尔沃全球销量达到了395856辆 ,同比增长18%。其中 ,Recharge系列车型(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较去年同期几乎翻倍 ,在总销量中的占比达到了35%,纯电车型的占比为10% 。
分具体市场看,7月,沃尔沃在欧洲市场销量为20286辆 ,同比增长28% ,Recharge系列车型占比为56%;美国市场销量为10785辆,同比增长57%,Recharge系列车型占比为29% 。
而同期在中国市场,沃尔沃销量为14182辆,同比下降8%,其中Recharge系列的占比为8%。今年1-7月 ,沃尔沃在华累计销量92708辆,同比增长8%,增速不及其在全球市场的整体表现 。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看来,中国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国,沃尔沃的在华销售情况却不如欧洲市场 ,这或许也让急于电动化转型的沃尔沃对大中华区不满,因此开始对管理层进行调整。
又或者说,近期媒体曾报道,沃尔沃大中华区销售公司的两位高管(售后服务总裁,和售后运营提升总监)因违规招标问题 ,被人实名举报至瑞典总部的合规部,也成了钦培吉离职的导火索 ?
在总裁沟通会上 ,袁小林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他先是肯定了钦培吉为沃尔沃工作了12年的成绩,后又对潘鹤松的工作能力表示认可。
“作为一个全球化的企业,最重要的是真正能够从全球的不同文化和实践中汲取养分 ,并且结合沃尔沃在中国的优势,这可能是我们和一些同样有国际背景的品牌相比,呈现出的非常大的区别 。”袁小林表达得很克制 。
从最终的结果看,无论背后原因真相如何 ,从对外宣传口径上,吉利与沃尔沃还是在相互扶持 。事实上 ,吉利对沃尔沃的独立性一直以来都给予了充分的尊重。
早在两三年前 ,吉利和沃尔沃曾产生过合并上市的想法 。
2020年2月,吉利汽车和沃尔沃发布公告称 ,双方正在筹划进行重组,重组后的资产将纳入吉利汽车香港上市公司,并将考虑未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上市 ,重组后的新集团将保持沃尔沃 、吉利汽车 、领克和极星等品牌的独立。
但一年过后,双方整合上市没有太多实质性进展,两家公司仍各自保持独立公司架构,业务合作范围也只在动力总成、三电技术 、高度自动驾驶等领域。
同年7月,沃尔沃宣布与吉利共同成立合资公司Aurobay 。2021年11月 ,沃尔沃将所持Aurobay 33%的股份出售给吉利控股,彻底剥离了内燃机业务,同时也相当于放弃了在混动系统方面的投入。
由于Aurobay的存在,沃尔沃减少了在混动系统的研发投入 ,这为其电动化转型预留了更多的资本,也使沃尔沃与吉利在动力系统上形成了优势互补。
加速本土化
一直视中国为“第二个本土市场”的沃尔沃 ,尤其是在其电动化转型的背景下,明显加快了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和探索 。
目前,沃尔沃在瑞典哥德堡总部之外的首座集中式的软件集成实验室——沃尔沃汽车亚太区软件集成中心 ,已在上海嘉定落成并投入使用 。通过这座实验室,亚太区研发中心可与总部研发团队实现全面协同 ,共同推进沃尔沃下一代全新原生纯电平台的软件开发及更新 。
今年5月10日 ,沃尔沃汽车全新设计中心在上海正式揭幕。作为沃尔沃全球设计体系的一部分,该中心与哥德堡总部的设计中心采用相同的设备设施,拥有同样的职能,二者可实现全天候协同合作。
作为国内豪车品牌中率先尝试直营模式的品牌,沃尔沃还选择了“4S店+城市中心店”并行的路线。截至2023年7月31日,沃尔沃总共有超290家经销商网点、城市中心店37家。
在袁小林看来,传统的4S店区域集中 、成本低 ,是一种很成熟的业态。而电动化起步阶段,市场缺少自然需求,品牌需要主动找潜在客户 ,直营店也就出现了 。“4S店是处在一个准确的、高意向的阶段,而城市中心店是在建立品牌认知、建立好感度 、建立需求的阶段。”
在补能服务方面 ,沃尔沃方面计划从核心城市开始铺设,覆盖全国300+座城市、3100+高速服务点 ,年底预计充电桩数量达到50万 。
▲(图源/沃尔沃EM90)
沃尔沃方面认为,任何一辆车之所以能被打上“豪华”的标签 ,通常要满足三个层次的要求:首先必须是一辆合格的现代车,能开能跑、带有符合当前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及行业要求的配置;再者 ,要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即所提供的高端特质要有前瞻性并做到极致,这样就成为了一辆合格的高端车;第三,一定要有独特之处 ,那就是拥有“灵魂” ,即消费者对品牌在理念和精神层面的认同 。
在总裁沟通会上,袁小林透露 ,沃尔沃首款纯电豪华MPV——EM90,将在今年11月12日全球首次亮相 ,并在中国大陆开启预订。从目前官方透露的信息看 ,沃尔沃EM90主打的就是“安全 、豪华”牌。
但现如今 ,很多友商都在强化新车型“安全”的卖点,袁小林告诉「市界」,自己并不担心沃尔沃在这方面失去领先性,“你得区分下哪些安全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至于为什么沃尔沃将目光落在MPV市场上 ,袁小林认为 ,中国的MPV市场正在经历快速发展期 ,虽然很热闹,但依然处在蓝海。
乘联会日前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MPV终端累计销量达到了523589辆,同比增长了21.6%,意味着,这个小众市场正在苏醒 。
从扎堆入市的新车型中 ,这种趋势也甚为明显 。从2022年上市的东风岚图梦想家 、腾势D9、极氪009 ,再到即将上市的理想汽车首款MPV“MEGA”、沃尔沃EM90、小鹏X9,都想争相讲述高端MPV的故事。
然而,从实际销量来看,中国消费者似乎对“不烧油”的纯电MPV尚有顾虑。今年1-6月,在MPV销量TOP10中 ,只有腾势D9和奔腾NAT提供纯电动力版,但奔腾NAT月均销量不足2000台。而排在销量榜首、月均销量近万辆的腾势D9,最好卖的也是混动版本 ,月销量能超纯电版本近十倍。
通常来说,小众市场代表着潜力,同时也意味着容量有限。新车型的扎堆涌入 ,必然会加速市场重新洗牌。面对中国消费者对纯电MPV的态度,考验沃尔沃补能体系完备程度的时刻到了。EM90能不能顶住挑战和压力 ?一切等待市场给出反馈 。
作者 | 刘冬雪 田晏林
编辑 | 田晏林
运营 | 刘 珊